gps控制网技术总结_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gps控制网技术总结》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CTRL+D)收藏本页。

篇一: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目录1 概况..............................................................................................................................................2 1.1 测区已有控制资料及利用情况.......................................................................................2 1.2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2 2 GPS 控制网的布设........................................................................................................................3 2.1 GPS 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要求........................................................................................3 2.2 选点、埋石.......................................................................................................................3 2.3 GPS 网的主要指标............................................................................................................3 3 GPS 外业数据采集........................................................................................................................4 3.1 所用仪器...........................................................................................................................4 3.2 仪器检验...........................................................................................................................4 3.3 GPS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5 3.4 作业过程...........................................................................................................................5 4 GPS 基线向量的解算及检核........................................................................................................6 4.1 GPS 基线向量的解算........................................................................................................6 4.2 精度统计...........................................................................................................................6 5 GPS 网的平差处理........................................................................................................................7 5.1 无约束平差.......................................................................................................................7 5.2 约束平差...........................................................................................................................7 6 结论..............................................................................................................................................8 7 提交资料.......................................................................................................................................8 8 体会..............................................................................................................................................81

GPS 控制网技术总结1 概况GPS 卫星定位技术是一项多功能、高效、快速、省时和高精度的定位技术,已在国内外测量界得到推广和应用,特别在城市控制测量、工程测量和地籍测量 中得到广泛应用。为了满足我院测绘工程专业学生教学实习和学院建设的需要,在宿迁学院校 园内建立了 E 级 GPS 控制网,其控制面积为 1 ㎞ 2。该控制网使用 3 台高精度的 测量型静态中海达 8200E 单频 GPS 接收机进行外业观测。本控制网利用以前埋设的控制点,由学生完成选点、网的技术设计、外业观 测、数据处理工作,前后历时 7 天,于 2008 年 1 月 16 日前完成全部工作。1.1 测区已有控制资料及利用情况 (1)已收集到的地形图资料有校园示意图。(2)控制点资料。测区内已经搜集到的控制点资料有: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 GPS E 级点 2 个。范文TOP100其坐标数据如表 1 所示:表 1 已知点坐标和高程 点名 N19 N55 X(m) 56445.646 55946.493 Y(m) 9888.759 10291.725 H(m) 31.291 31.163 备注 GPS E 级点 GPS E 级点1.2 坐标系统和高程系统 测区位于高斯 3 度投影带第 39 带,中央子午线经度为 117°。平面坐标系 采用宿迁地方独立坐标系,投影面为参考椭球体;高程系统采用 1985 国家高程 基准。2

2 GPS 控制网的布设2.1 GPS 控制网的布设方案及要求 (1)以 E 级 GPS 控制网作为学院的首级控制,本 GPS 控制网以同步环为 基本单元,采用边、点混合连接的方式布网,将 2 个已知点和 7 个待定点连接成 如下网形: (网型附后) (2)E 级 GPS 控制网的最长边为 0.6716km,最短边为 0.1846km,平均边长 为 0.3705km。图形结构较好。本网共布设 9 个点,其中 2 个已知点为宿迁地方 独立坐标系下的 E 级 GPS 点,7 个未知点为 E 级 GPS 点。(3)GPS 控制网中联测了 2 个地方独立坐标系下的 E 级 GPS 点,以便将 GPS 定位结果转换至地面坐标系时作为起算数据。2.2 选点、埋石 在测区范围内共布设了 20 多个控制点,选择其中 9 个点作为 E 级 GPS 点,在点位选择上主要考虑点位分布合理,密度均匀,而且便于直接使用。根据 GPS 测量规范要求,首先充分利用原有控制点点位标石;其次点位应选在视野开阔、范文写作点位周围高度角大于 15 度以上天空无障碍物(如树林、高楼、水塔及高程建筑 物等)的地方;无强烈反射无线电波的金属或其它障碍物或大范围水面,点位远 离强功率电台、电视发射塔、微波中继站、高压变电所等要求。因此,我们将 9 个 GPS 点布设在校园内人行道、山坡上等合适的地方,每个点位均做到稳固可 靠,便于到达,使用方便,可长期保存。各点均已埋设标石,各 GPS 点位见网 图和点之记。2.3 GPS 网的主要指标 E 级网共设计 9 个测点,其中已知点 2 个,新建 GPS 点 7 个。共设计 6 个 时段,设站 1 次的有 2 个,设站 2 次的有 5 个,设站 3 次的有 2 个,重复设站次 数为 2,大于《规范》规定的≥1.6 的要求。网型结构的主要指标见表 2。3

表 2 E 级 GPS 控制网的网型结构的主要指标基 线 总点数 总 数 9 一次设 站点数 2 18 二次设 站点数 5 基线总数 12 三次设站 点 2 数 最长边 0.6716 基线总数 7 观测数 5 基线数 3 边长/km 最短边 0.1846 平均边长 0.3705 个 6 数 时段数 6 独 立 必 要 多 余 复 测 同步环 观 测3 GPS 外业数据采集3.1 所用仪器 使用 3 台高精度的测量型静态中海达 8200E 单频 GPS 接收机以静态定位方 式进行同步观测。该机具有 12 个通道、测量相量为 L1 载波相位,其内存为 64MB,采样间隔设为 5 秒,其水平标称精度:±5mm+1ppm×D,高程标称精度为 ±10mm+1ppm×D。其中 D 为所测距离,以 km 为单位。3.2 仪器检验 3.2.1 GPS 接收机的检视 仪器在使用前,按规程规定的项目,分别按一般检视和实地检验进行了全 面检验。3.2.2 一般检视 (1)接收机及天线型号应正确,主机与配件齐全;(2)接收机及天线外观应良好,各部件及附件完好;(3)设备使用手册及后处理软件手册及软盘齐全。3.2.3 通电检验 (1)各信号灯工作正常;(2)按键和显示系统正常;(3)接收机锁定卫星时间快慢,接收机信号强弱及信号失锁情况正常。3.2.4 实测检验 在 GPS 接收机完成了一般检视和通电检验后思想汇报专题,又进行了实测检验,经计算 符合要求。4

3.2.5 用于天线基座的光学对点器在作业过中进行了经常性检验,以确保对中的 准确性。3.3 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 GPS 测量作业的基本技术要求如表 3 所示。表 3 基本技术要求 同步观测有效卫星数 卫星截止高度角 数据采样间隔 观测时段长度 点位几何 PDOP 图形强度因子 重复测量的最少基线数 平均重复设站次数 天线对中精度 ≥4 ≥15° 10-30 秒 ≥40 分钟 ≤6 ≥5% ≥1.6 普通标志±2mm3.4 作业过程 3.4.1 观测前准备 (1)每天出发前检测电池容量是否充足,并携带备用干电池。仪器及其附 件应携带齐全。(2)作业前应检测接收机内存是否充足。3.4.2 天线安置:严格对中、整(来自:WWw.fwwang.cn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平,对中误差小于 2mm。外业记录包括:测量员、点名、点号、观测日期、观测起止时间、天线高等基本要素。3.4.3 观测:同步观测健康卫星数≥4,卫星高度角≥15°,数据采样率为 15 秒,观测时段长度根据观测精度指示灯的要求确定,当边长≤10 公里时,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观测精度 指示灯闪两下即可,点位几何 PDOP 图形强度因子≤6。3.4.4 量取仪器高:测前测后分别在个 3 个方向(每个方向间的夹角为 120 度) 量取仪器高,互差小于 3mm。取其中数作为测前测后的仪器高,然后取测前测 后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3.4.5 测站间联系 测站间用对讲机联系,同时开机,接收机开始记录数据后,作业员要经常观 察卫星个数、记录情况、电池电量和精度指示灯等,只有各测站精度指示灯都亮 并符合要求后;才能结束观测,但时间不能少于 40 分钟。5

篇二: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项目概述

1 概述

1.1 项目来源

根据国家测绘局《关于全面加快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与推广工作的通知》(国测国字〔2008〕38号)和《关于伊春等五市列入2009年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第一批推广计划的批复》(国测国字〔2009〕8号)等文件要求及受**市人民政府委托,******承担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项目。“**市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图测绘”工作是数字**地理空间框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1.2 测区概况

**市地处 广西 西部,** 地区 中部,**市(右江区)建成区面积约50平方公里。本测区范围位于东经 106°34′-106°47′,北纬23°46′-23°56′之间。

**市地处珠江水系上游,是国家确定的南(宁)贵(阳)昆(明)经济区中心地带,是滇、黔、桂三省(区)边缘交通枢纽、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和大西南出海通道的咽喉,是中国与东盟双向开放的前沿。**市交通便利,是泛珠三角经济区和中国西南地区与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开展直接贸易或转口贸易的黄金宝地。

1.3完成任务情况

**市测区C块控制面积约9.63平方公里,2010年3月10日进入测区开始选点埋石、观测工作,2010年5月17日整个测区外业工作全部结束。

选埋石情况如表1、表2:

1.4作业技术依据、系统基准、起算数据来源和控制网精度要求

1.4.1作业技术依据

1.《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总体方案》(2007,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技术规程》(TD/T 1014-2007)。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GB/T 21010-2007)。

《土地权属争议调查处理办法》(2003,国土资源部)。

《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TD/T 1015-2007)。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建设技术规范》(2007,国土资源部)。2.c.d.e.f.

g.《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检查验收办法》(2007,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领导办公室)。

《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汇交办法》(国务院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实施方案》(桂土调查办发[2007]3号,以下简称

《实施方案》)。

《广西城镇土地调查实施方案》(广西第二次土地调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二OO九年二月)。

《城市测量规范》(CJJ8-99)。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CJJ 73-97)。

《1:500、1:1000、1:2000地形图图式》(GB/T 20257.1-2007)。《1:500、1:1000、1:2000地形图数字化规范》(GB/T 17160-2008)。《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T 12898-2009)。

《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 1001-1993)。

《地籍图图式》(CH 5003-94)。

《中、短程光电测距规范》(GB/T 16818-2008)。

《测绘技术总结编写规定》(CH/T 1001-2005)。

《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CH1003-95)。

《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CH1002-95)。

《**市1:500数字化地形地籍图测绘技术设计书》。

1.4.2系统基准 h.i.j.k.l.m.n.o.p.q.r.s.t.u.v.w.

1.平面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高斯-克吕格正形投影1.5度分带,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6°30′。

2.高程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

1.5已有测区资料及起算数据来源

1.5.1已有测区资料

1.

平方公里。

2.1986年原**市土地局委托原******测制1:1000地形图约121994年至2004年**市相关测绘部门先后所测的1:500地形图约73平方公里。

覆盖面积约28平方公里的地籍数据(右江区建成区和城东

工业园部分单位)。

******生产的1:1万比例尺地形图。

近期利用航空、卫星影像制作的1:5000或1:10000比例尺

正射影像图。c.d.e.

f.******提供的(河池-**)C级GPS网点和**右江河谷D级、E级GPS控制网成果。

******提供的Ⅰ田南线、Ⅲ巴都线、Ⅲ武平线等水准线路的

水准点。g.

h.

i.

j.

k.

l.原有土地权属界线核定书和地籍图件资料。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基本农田划定和变化等有关资料。建设项目征地及近期土地征用、转用的有关资料。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资料。辖区行政区划代码表。

以上已有资料可利用于控制点的选埋、数据库的建设以及作为修补测的工作地图

1.6控制网精度要求

1.6.1GPS控制网平面精度

四等平面控制网中最弱相邻点的点位误差不得超过±5cm。

四等以下平面控制网最弱点(相对于起算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得超过±5cm。

1.7设备和人员投入

1.7.1设备投入

南方灵锐系列GPS RTK仪器一套(基准站一台,移动站二台),中海达HD-8200X系列单频GPS接收机6台套,NA2水准仪1台套,标尺一副,埋石工具一批,汽车1辆。

1.7.2人员投入

工程师3人,助理工程师4人,技术员10人,司机2人。

2.GPS网布网方案和外业实施

2.1布网方案

在一级控制网的基础上埋设二级和图根控制点。每幅图至少有1个二级控制点(含二级以上),每个点至少保证能与一个点通视。按照设计书要求,每幅图至少布设2个埋石控制点,总共布设控制点不低于6个,并便于设置全站仪及加密控制测量使用。观测要求按《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 73-97)执行。

2.2外业实施

2.2.1选点埋石

按照《**市第二次土地调查城镇地籍调查技术设计书》要求,对二级和图根控制点进行埋石。为了达到控制目的,并兼顾有利于控制点的长期保存,采用了室内设计和野外实际选点埋石相结合的措施,共布设二级控制点94座,其中埋石93座,由于有一些一级控制点选择的位置处于公路,城镇街道,晒谷场等水泥地面上,所以采用了刻石的措施,共计1座,埋石图根控制点176座,非埋石图根控制点852个,达到了布设合理、密度均匀的控制目的,满足了测图的需要。

2.2.2野外观测

整个外业测量采用6台中海达单频GPS接收机,该仪器标称精度为5mm±1ppm,其性能可靠,精度指标高,现场量取仪器高和填写外业记录登记表。**测区采用的市GPS快速静态定位的方法进行观测,均匀选取两个一级控制点作为起算点,每台仪器作为流动站进行观测,保证每个二级和图根埋石控制点与固定站的有效同步观测时间不少于15分钟,有个别二级和图根埋石控制点由于点位环境复杂,作业人员延长了观测时间。同时,为了保证成果可靠,在观测二级和图根埋石控制点的同时,每个控制网均选取了一定数量的一级控制点进行观测,以达到检核的目的。在固定站发生变化的同时,作业人员对每个控制网均选取了一定数量的二级和图根控制点进行重复观测。

3.GPS控制网

3.1 采用1980西安坐标系进行整网平差

篇三:GP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四川路桥集团叙永至古蔺高速公路

A合同段第四分部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A合同段第四分部

二0一三年七月二十一日

目录

1概述

1.1工程概况

1.2 技术规范

1.3 技术依据

2测量实施

2.1 测量准备

2.2 控制点选点

2.3 控制点埋设

2.4、数据采集

2.5、数据传输

2.6、预处理

2.7、基线解算

2.8、GPS网平差

3提交资料

附件1 控制点成果表

附件2 控制点示意图

附件3 平差报告

附件4 控制点点之记

附件5 GPS观测手薄

四川路桥集团叙永至古蔺高速公路A合同段第四分部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1、概述

1.1、工程概况

叙永(震东)至古蔺(二郎)高速公路A合同段第四分部地处德耀镇集美村四组至德耀镇集美村1组之间,里程为K9+670~K15+819,全长6146米。该段地形属于盆周山区向云贵高原北部过度地带,整个区域内地形复杂、山势陡峭、沟谷纵横。标段范围内有桥梁、路基、隧道、涵洞等工程,为了方便以后施工需要依据业主提供的已知控制点在标段范围内布设施工控制网。范围内大部分为水田旱地,呈台阶状,大部分控制点只能布设于旱地田埂边。测区范围内只有有一条土质机耕道贯穿,机耕道路面窄,路面质量差,交通不方便;另外由于地形复杂为测量选点增加了难度,测量通视条件较差,因此不宜采用导线测量和三角测量,宜采用GPS静态测量进行首级控制测量。

整个标段呈带状分布,里程较短,面积较小,可以视作平面,对控制点进行了三维无约束平差、二维约束平差和高程拟合。

1.2、技术规范

《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 (GB/T 18314-2009)

《公路全球定位系统( GPS) 测量规范》(JTJ_T_066-1998)

1.3、技术依据

根据业主提供的G09、G10、T55-1、T55-3进行GPS控制测量,其中G09、G10、T55-3在解算时将平面坐标和高程一并带入解算,T55-1则只将平面坐标带入解算。平面坐标系为业主提供的工程坐标系(北京54坐标系、中央子午线为105°、投影面高程0米),高程基准为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

根据要求,本次GPS静态控制测量的首级控制为四级GPS控制测量,然后根据首级控制点利用RTK技术采集施工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采集施工控制点时不少于30秒。

2、测量实施

2.1、测量准备

1、人员配备

测量技术员4人,路桥隧技术员4人,中海达HGO平差软件。

2、仪器设备

中海达导航技术公司的华星A8共2套5台,2台工作用车,控制点桩位开挖及埋设工具。

2.2控制点选点

A合同段第四分部范围内水田、旱地较多,且地势陡峭,选点难度较大,均按照下列要求进行选点:

1、每2公里至少要有2个GPS点通视;

2、控制点点位有利于采用其它测量方法扩展和联测;

3、点位应选在基础稳定,并易于长期保存的地点。

4、点位要便于安置GPS接收设备和全站仪操作,视野开阔,视场内没有高度角大于15°的成片障碍物,否则应绘制点位环视图;

5、点位附近没有强烈干扰卫星信号接收的物体。点位距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如电视台、微波站等)的距离应不小于400m;距220Kv以上电力线路的距离应不小于50m;

6、点位应利于公路勘测放线与施工放样,且距路线中心线不宜小于50m,并不大于300m。对于大型桥梁、互通式立交、隧道等还要考虑加密布设控制网的要求。

根据现场地形及沿线工程分布特征,共布设首级控制点16个,施工控制点8个。

2.3、控制点埋设

按照业主的要求共布设了首级控制点16个,施工控制点8个,均用开挖工具现场开挖成型,然后现场用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桩上部为30×30cm,下部为40×40cm,长50cm,其中心点位置用刻有十字标记的Φ16钢筋进行标识,钢筋长45cm,具体形状见下图。

2.4、数据采集

4个已知控制点,16个首级控制点,共20点,投入4台GPS,每次测量4个点,一个时段完成后移动2台GPS到下面待测量控制点上,依次类推。每次测量时间至少60分钟。采集的数据则自动记录在GPS接收机的内存模块里;在测量时测量技术员需记录每站的起止时间以及量取天线斜高,同时现场填写点之记及GPS测量手薄。

2.5、数据传输

在测量的当天晚上,用专用数据线将GPS接收机和计算机连接,将存储在GPS内存模块里静态测量数据文件拷贝至计算机,并根据仪器编号命名并存储。

2.6、预处理

将数据传输到计算机时确定数据文件格式为中海达导航专用数据格式ZHD,然后将所有数据文件导入中海达HGO平差软件中并输入每站的站名及天线斜高。

2.7、基线解算

在基线解算时要先剔除观测时信号间断引起的数据,星座变化引起整周未知数增加的数据。待基线向量检查合格后再进行基线向量网平差。

2.8、GPS网平差

平差后求得各GPS点之间的相对坐标差、高程差,加上基准点的坐标高程,求得各GPS点的坐标以及高程。具体计算参数及误差分析详见附件3平差报告。

3、提交资料:

技术总结1份

篇四: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目 录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3

一、测区概况..................................................................................................3 二、工程概况..................................................................................................3 三、技术依据..................................................................................................3 四、点位分布..................................................................................................6 五、外业观测情况..........................................................................................6 六、数据处理..................................................................................................7 七、结论与建议...........................................................................................29 RTK平面图测量总结.........................................................................................31

一、作业过程...............................................................................................31 二、内业成图成果(包括放样部分).......................................................32 RTK放样总结.....................................................................................................33

第一部分 作业流程.....................................................................................33 第二部分 放样结果图(图中白色线部分).............................................33 第三部分 个人放样成果总结.....................................................................34 第四部分 小组放样成果(见下页).........................................................34 样本数据处理结果总结......................................................................................36

第一部分 处理总结...................................................................................36 第二部分 无约束平差基线向量改正数...................................................37 实习体会..............................................................................................................40

第一部分 技术总结.....................................................................................40 第二部分 体会与收获.................................................................................42 第三部分 意见与建议.................................................................................43

GPS控制网技术总结

一、测区概况

此次测量布设控制网地区为武汉大学校园,测区内部地势平坦,交通便利,通讯设施发达,有较多较平均的控制点,视野开阔,点的通视性较好,树木、房屋遮挡的情况不是特别严重。在测量期间天气晴好。整个网由4个控制点和16个未知点组成,控制网区域几乎覆盖整个武汉大学,控制点分布较均匀。

二、工程概况

此次实习的目的是为了继《GPS原理与应用》课程之后,加强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进一步巩固和理解书本知识,为以后的工程项目和科研实践打下基础;通过该实习,掌握利用GPS 技术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和提高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通过团队协作完成复杂项目的能力。控制网为国家D级GPS网,要求控制网覆盖武汉大学,总共20个控制点,平均点距离约400m;以队为单位,完成设计、选点、观测,每个人分别做一个点的点之记,进行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提交各自的成果。本队共5组人员,每组人员分配一台仪器,小组人员相互配合,团结合作,经历两天时间,一共观测9个时段,每个时段60min,完成了此次测量任务。

三、技术依据

此次测量任务的技术依据为《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GB/T 18314-2001),D级网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见下

表:

另外,其他的规范要求如下:

表1精度分级 表2最简独立闭合环或附合路线边数的规定

表 3 GPS网中相邻点之间的平均距离

表4 各级GPS测量基本技术要求规定

  以上就是这篇范文的详细内容,主要描述控制、测量、要求、土地、观测、点位、进行、技术,希望网友能有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