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最近发表了一篇名为《控制测量技术总结》的范文,觉得有用就收藏了,为了方便大家的阅读。

篇一:控制测量技术总结.doc

控制测量

一、概况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怀通项目组于2008年6月6日至2008年8月04日对湖南省怀化市怀化至通道高速公路(2标)进行了外业控制测量工作,外业测量历时58天,实际消耗1000多工天。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们坚持诚信、求实、创新、进步的理念,兢兢业业、扎扎实实地进行各项测量工作。共完成工作量如下:

1、联测国家等级大地点3个;2、联测国家四等以上水准点3个;3、布设测量四等精度的GPS点24个;4、布设测量一级导线67公里99个点;5、施测四等水准路线长度7.9公里;6、施测四等精度的三角高程线路67公里。

二、测区概况

测区从湖南省怀化市洪江县江市镇南的五岭水库北为起点,自北向南,途经洪江县江市镇的黄沙塘村、李家坪村、再经会同县马鞍乡的石头桥村、阳隆村、五家团、坪村镇的银匠界、思想汇报专题上新寨冲、下新寨冲、大坪新鹰村、岩壁团、民主村、大洪江、张家团、小茶溪村、李家湾、桐木冲、高伞垠、渠水、小岩田、小寨、到连山乡的贵干村为终点。测区地势中间高南北低,测区最低处高程为230米,最高处高程为450米,平均海拔高为340米。测区有少量旱地、水田和经济园林,以树林为主,该地区是全国著名的林业县。测区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平均气温20°左右,年降雨量1500毫米。测区内主要交通多为乡村路和大车路,交通比较便利。

测区行政隶属于湖南省怀化市。

具体地理位置为:东经109°39′~109°46′北纬 26°55′~27°04′

三、投入人员和设备

1.该项目我院共投入13人、其中项目负责人1名、院级检查员1名,测量工程师5名,技术工人6名;

2.设备共投入中海达单频GPS4台 (分别为0717179、0707121、0717205和0717208接收机,

全站仪1台、水准仪1台、计算机2台、汽车2辆;所有的仪器使用前由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查,祥见仪器检测报告。

四、作业依据

4.1 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4.2 JTG/T C10——2007《公路勘测细则》;4.3 CH1002-95《测绘产品检查验收规定》;4.4 CH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

4.5 湖南省怀化市怀化--通道高速公路(2标)控制测量设计书;

4.6 《中交第一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公路勘测技术质量管理规定》。

五、最全面的范文参考写作网站已知点资料使用情况

5.1测区平面已知控制点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中心提供,测区内共使用三个大地点,它们分别是II等点和尚坡、II等点车平坳(已破坏)和III等观音坡。

5.2为了满足公路设计的需要,保证平面坐标控制网的坐标系统达到测区内投影长度变形值不大于2.5cm/km,将测区内三角点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3°带成果转换成任意带平面直角坐标系成果,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09度50分,投影高程面为测区平均海拔高程350m,h取值为0,R取值为6378137。

5.3测区高程已知控制点同样由国家测绘局大地测量数据中心提供,本次共使用三个水准点,它们分别是I等点怀柳27、I等点怀柳33和III等点湘2-11-6,其高程系统为1985国家高程基准。

5.4测区所使用的上述已知点标石稳定,成果可靠。

六、测区平面控制测量

6.1、全测区共埋设四等GPS点24个,编号分别为BG01至BG22和B036、B037。6.2、所有四等GPS控制点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并将标石露出地面5cm,并保证各相邻点之间互相通视。

6.3、四等GPS控制点观测使用中海达单频四台套进行观测,通常以边连接构成GPS网,最终符合于和尚坡、观音坡、车平坳,采用静态方法观测。有效观测卫星数大于4颗,观测时

段长度≥60分钟,数据采集间隔15秒,GDOP值观测中均小于6。

6.4、四等GPS网中共有重复基线12条,其中相对误差最小为1.07ppm,相对误差最大为17.24ppm,重复基线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33米。

7.5、范文写作导线边长观测为二测回,采用直、反觇各测边一测回的方法,测回读数互差小于

5mm,并对观测的边长进行了气象改正、加、乘常数改正、倾斜改正。

7.6、一级导线数据处理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AS95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6.5、四等GPS网中共有同步环41个,其中同步环相对误差最小为0.06ppm,相对误差最大为4.72ppm,同步环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437米。

6.6 四等GPS网共有异步环42个,其中异步环相对误差最小为0.20ppm,相对误差最大为7.99ppm,同步环绝对误差最大值为:Ws=0.0705米。

6.7、四等GPS数据处理采用中海达HD2003随机商用平差软件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四等GPS网最弱点位中误差为0.102米,最弱边相对中误差均小于1/56832。满足GB/T18314—2001《全球定位系统(GPS)测量规范》要求。

首级控制网精度统计表

七、测区一级导线控制测量

7.1 全测区共埋设公路一级导线点99个,编号分别为D001至D101。

7.2 一级导线点都埋设在土质坚实的地方或稳固的建筑物上,并将标石露出地面5cm,并保证各相邻点之间互相通视,导线点之间最长的边长为1010.466米,最短的边长为249.795米。7.3、一级导线点观测使用拓普康GTS-332W全站仪300343号仪器,使用前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查。

仪器的加常数K=-0.98mm,

仪器的乘常数R=-0.71m/km

7.4、一级导线水平角观测二个测回,为左、右角各一个测回,一测回2C互差小于13秒,圆周角闭合差小于9秒。

统进行平差计算,精度详见精度统计表

一级导线控制网精度统计表

7.7、一级导线平面精度统计表

7.8、测量控制成果质量可靠、精度优良。满足JTG C10-2007《公路勘测规范》要求。

1

八、测区高程控制测量

8.1、已知点与GPS点、导线点之间联测全部采用四等水准观测。高程系统为1985年高程基准。

8.2、四等水准测量观测采用GK1型104369号水准仪,采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往返观测。8.3、使用的水准仪及标尺,观测前均经国家测绘局第一大地测量队测绘仪器计量检定维修站进行全面的检定。?

8.4、对使用的水准仪i角每天观测前进行实地检查。8.5、四等水准测量每测站照准标尺分划的顺序为:?

a.后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b.后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c.前视标尺黑面(基本分划);?d.前视标尺红面(辅助分划);?

8.6、水准测量观测的高差中高差较小故未进行尺长改正。?

8.7、为了确保高程正确无误,范文TOP100在作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选择好的成象条件下进行观测,对往返测高差超限的,全部进行返工重测,确保其高差的正确。

8.8、GPS点和导线点之间全部采用三角高程施测。按直反觇观

测垂直角,分别直、反觇观测四个测回(注:四个测回的观测顺序为:两个测回观测结束后变换反光镜高再观测两测回),同方向观测较差小于5秒,测回指标差小于±5秒,直、反觇观测高差限差小于0.045M

S(S以km为单位),附合路线或环线闭合差为±20

L(L为高程路线长度,均以km为单位)。8.9、三角高程测量使用拓普康GTS-332W全站仪300343号仪器,使用前经陕西测绘仪器计量监督鉴定中心进行了全面的检查。

仪器的加常数K=-0.98mm,

乘常数R=-0.71m/km

8.10、为确保高程正确无误,在作业过程中严把质量关,选择好的成象条件下观测,仪器高和觇标高精确至毫米,对直、反觇超限的站,全部进行返工重测,确保其高差的正确。在高差的计算中,对两差进行了改正。8.11、高程成果精度统计表:

A、平差前后基本观测量中误差情况:

观测值 平差前 平差后 直接高差: 0.006600 0.007951 B、控制网中最大误差情况: 最大点位误差 =0.02226米 最大点间误差 =0.01447米

高程网观测精度统计表

8.12、高程网平差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有限公司NAS95工程测量控制网平差系统进行平差计算,平差后每公里偶然全中误差0.008米,最大点位误差:0.022米。测量控制成果质量可靠、精度优良,完全能满足国家四等水准测量精度。

九、质量控制

9.1、对GPS和一级导线选点、埋石全过程进行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是返工纠正。9.2、对四等水准观测手簿、GPS和一级导线观测手簿内业检查后签名。

9.3、投入院级专职检查员1人,测区测量最终检查质量统计评定为“良”。完全满足技术设计书要求。可转入下一道工序作业。

2

篇二: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控制测量技术总结报告

一完成任务情况

1、任务来源

按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专业《控制测量》课程教学的计划安排,在课堂教学结 束后,须集中5 周进行测量实习。任务报告平面控制测量实习和高程控制测量实习。

2、测区范围

实习范包括整个铜山新区,详见下图

3、遵守的技术要求及规范

(1)、教 材:《控制测量》,测绘出版社;

(2)、指导书:《控制测量实习指导书》,本院测量教研室编写;

(3)、参考书:《控制测量学》,武汉大学出版社,第二版等;

(4)、执行规范:GB50026-2007《工程测量规范》、CJJ8-99《城市测量规范》

4、施测单位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5、工作起止日期

2011年5月9日至6月10日

6、完成的工作量

二、利用资料情况

1.测区内已有控制点

铜山区C 级GPS 控制点(54 坐标)

控制点名称 X Y H

三堡镇3778022.179 515637.412 31.809

张集镇西 3779779.082 532643.98832.069

2、已有资料工具

坐标系统采用WGS-84坐标系统

介绍

WGS-84

采用的椭球是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第17届大会大地测量常数推荐值,其四个基本参数

公式

长半径:a=6378137±2(m);

地球引力和地球质量的乘积:GM=3986005×108m3s-2±0.6×108m3s-2;正常化二阶带谐系数:C20=-484.16685×10-6±1.3×10-9;

地球重力场二阶带球谐系数:J2=108263×10-8

地球自转角速度:ω=7292115×10-11rads-1±0.150×10-11rads-1

扁率f=0.003352810664

拓普康GTS-102N

电子全站仪

1 台

全站仪三角架腿1 架,

电池2 块,充电器1 个,

棱镜组2 套(及配套架腿)。

3 米对中杆2 支【照准1.5km 目标必须】

S2 水准仪、FS1(测微器) 1 套 配套三角架腿1 架,因瓦水准尺1 对。S3 微倾式水准仪 1 台 配套三角架腿1 架,双面水准尺1 对。

对讲机 3 部 充电器(实习第1 周周一领取)

工具包 1 个 (实习第1 周周一领取)

5 米小钢尺 2 把 (实习第1 周周一领取)

锤子 1 把 (实习第1 周周一领取)

木桩 10 个 (实习第1 周周一领取)

小铁钉 两盒 (实习第1 周周一领取)

自喷漆 1 筒

安全警示黄马甲 4 或5 件 每人一件

篇三:控制测量技术总结范文

中山市大涌镇

导线控制网测量技术总结

中山市大涌测绘队

一级

中山市大涌镇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为城镇建设工程和地形、地籍测量的需要,中山市土地房产局特邀请大涌测量队在中山市大涌镇布测一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为今后大比例尺测图提供基础控制资料。

此项工程于2001年11月10日开始,2001年12月5日完成,历时25天。

1.测区概况

地理位置:东经113°07′—113°34′ 北纬 22°11′—22°46′

测区位于中山市大涌镇内,东至旗涌路;南至中新路;西至环镇路;北至环镇路。测区街道多为水泥路面,布点方便交通。但车流量较大,给测量工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2.坐标及高程系统

平面控制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3°带高斯投影,中央子午线为东经114°;投影面比椭球面提高72米(即高程异常52米与56系高程20米之和),地球平均曲率半径6378317米;高程系统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高程。

3.已有资料及利用情况

本次测量利用GPS D级和E级网点15点,三等水准点4点作为测区一级导线网和四等水准的起算点。各点点位情况完好,成果可靠。控制点资料详见下表:

3.1四等水准起算数据:

三等水准点成果表

3.2一级导线网起算数据 :

GPS D级网点、GPS E级网点

4.作业依据

4.1《城市测量规范》CJJ8—91;4.2《广东省地籍调查测量规范》;

4.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GB12898—91;4.4本项目专业《技术设计书》。

5.工作量统计

本次测量共布设一个一级导线网和4条四等水准(3条附合路线、1条闭合路线),其中埋设一级导线网点85点,绘制一级导线网点之记85点;联测四等水准合计27.0km(85点)。

6.作业程序和方法

6.1使用仪器

6.1.1一级导线网测量,采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1台套;DHM2通风干湿表1台,DYM3空盒气压计1台,对讲机4部,微机1台,汽车1辆。

6.1.2四等水准测量采用WILD NA2自动安平水准仪及双面区格式标尺。

6.2平面控制测量

测区首级平面控制为一级导线网。采用中山统一坐标系。

6.2.1 布网形式

一级导线网布设成由起算点15点、一级导线点85点(其中结点2点)组成的一级导线网。

6.2.1选点埋石

城镇导线多沿水泥路面布设,水泥路面采用镶嵌标志,即镶嵌长12cm、φ12mm的不锈钢标志,标志顶端刻有十字丝,周围刻一个15cm×15cm的方框,并刻上点号。测区的一级导线网埋石点进行统一编号,编号从“27I101——27I186”其中“27I108”为空点。所有一级导线网埋石点均绘制点之记。

6.2.2观测及记录

一级导线网测量使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水平角采用方向法观测,导线网中观测方向大于3个时应归零,水平角用DJ2仪器施测2测回。导线边往返观测2测回,每次照准目标读数4次,直接使用TOPCON GTS—311S型全站仪测量平距。每站测距前读定温度、气压,输入全站仪中,测距读数均加入了气象元素改正。

采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提供的“导线网水准网内外业一体化系统”记簿固化模块,用 SHARP PC——E500记录。

6.2.3一级导线网平差计算

一级导线网平差计算采用北京清华山维新技术开发公司提供的NASEW 95“工程测量控制网微机平差系统”平差软件进行平差。一级导线网平差采用严密平差方法,坐标成果取至0.001m.。详细情况如下:

6.2.3.1边长改化

一级导线网平差前,先将经过气象改正、加常数改正、乘常数改正和倾斜改正后的水平距离投影归化到中山统一坐标系投影面上,再参于平差。

6.2.3.2概算

将一级导线网分解为附合路线或闭合路线,分别计算出了每一条导线方位角闭合差和全长闭合差,全部满足《技术设计书》的要求。

6.2.3.3平差

一级导线网平差采用多粗差后剔,迭代3次,固定误差(米):

  这是篇好范文参考内容,主要描述测量、导线、观测、一级、控制、四等、水准、采用,看完如果觉得有用请记得(CTRL+D)收藏。